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新中考测评怎么写 中考测评是什么_ 新中考测评怎么查成绩

中考测评的定义与核心功能

中考测评即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”,是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,兼具学业水平检测和高中选拔录取双重功能。其核心目的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民族规定的学科进修要求,同时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提供依据。


中考测评的组成与形式

  • 考试科目分类

    • 文化科目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含听力口语)、物理、化学、道德与法治、历史等,采用闭卷笔试(部分科目开卷,如道德与法治)。
    • 素质科目:
      • 体育与健壮:包含经过性考核(体质测试、日常锻炼)和现场测试(必考、抽考、选考项目),分值占比逐步进步(如北京增至70分)。
      • 实验操作: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实验纳入考试,以动手能力为核心评分标准。
      • 艺术与劳动:音乐、美术、信息技术等通过经过性评价与终结性测试结合考核。
  • 考试方式创新

    • 闭卷与开卷结合:如北京市道德与法治科目开卷考试,允许携带教科书;江苏省苏州市英语听力口语采用机考。
    • 跨学科命题:减少机械记忆题,增加开放性、操作性试题,例如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中设置“古诗今读”等情境化题目。

成绩呈现与评价机制

  • 分数与等级并重

    • 文化科目成绩以分数呈现(如语文、数学各130分,英语130分),部分科目(如地理、生物学)以等级(A/B/C/D)划分。
    • 体育与健壮考试总分值显著提升,例如河北省经过性考核占20分、现场测试30分。
  • 综合素质评价

    • 北京市首次将道德与法治科目与综合素质评价挂钩,根据学生纪律表现扣分(满分10分)。
    • 其他地区(如湖南、湖北)将劳动、社会操作等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档案,作为升学参考。

改革路线与特色

  • 全科覆盖与分类测评

    • 北京、河北等地将考试科目分为考试、考查、考核三类,覆盖所有义务教育课程。例如北京市考查科目(历史、地理等)成绩用于毕业,升学仅作参考。
  • 强化操作与核心素养

    • 实验操作考试注重“完成即可得分”,弱化区分度,强调科学探究经过。
    • 体育考试增加选考项目(如河北可选长跑),兼顾个体差异。
  • 区域化政策调整

    •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总分740分,艺术科目仅以等级呈现;河北省2025年中考总分614分,道德与法治包含民族团结教育内容。

中考测评是以学科考试为基础、综合素质评价为补充的多元评价体系,通过分类考试(闭卷/开卷/实验)、分层赋分(分数/等级)和经过性考核(体育、艺术等)实现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。其改革路线聚焦于减少应试倾向、强化核心素养,推动学生全面进步。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