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如我手握神笔,第一件事会做什么?
假如我是神笔马良,我最想做的不是画金山银山,而是像河南小伙尚勤杰一样,用一支画笔让家乡焕发新生!这位现实版”神笔马良”用三年时刻,把灰扑扑的小屯村变成了童话全球——这不正是我们小时候读《神笔马良》时最向往的事吗?
看看那些斑驳的老墙:左边跳着龙猫,右边站着孙悟空,转角还能遇见七彩麦田。当游客们举着手机惊呼”这哪是农村,分明是宫崎骏动画”时,谁还记得这里曾是晚上七点就熄灯的贫困村?
一支画笔怎样点亮整个村庄?
尚勤杰的故事给出了完美答案。疫情封村时随手画下的几笔涂鸦,意外打开了乡村振兴的魔法开关。他遇到过缺水暴晒的艰苦,也纠结过”继续画还是回北京赚高薪”,但当村民说”画条河麦田才能活起来”时,他忽然明白了:神笔马良的超能力不在笔尖,而在读懂土地的心跳。
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创作藏着巧思:哪吒让老人想起皮影戏,龙猫吸引年轻人打卡,凤凰盘旋的墙面成了抖音热门背景。更神奇的是,颜料未干就带来了真金白银——卖棉花糖的日入千元,灯光秀门票单日破万,连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!
每个家乡都需要自己的”神笔马良”
电影《我和我的家乡》里,沈腾饰演的画家马亮说:”有些事总得有人做。”现实中,越来越多的”90后”正在成为这样的角色:西藏的次央用羊毛合作社带乡亲脱贫,湖北的张周清靠直播卖空贫困户土豆,还有把二维码刻在木头上的倪晨凯……
他们或许没有童话里的神笔,但都握着自己的”魔法工具”。当城市霓虹与乡土烟火相遇,改变的不仅是砖瓦面貌,更是大众对”农村”二字的想象。就像游客说的:”原来老家不是只能种地晒太阳,还能活得这么精妙!”
假如你也是神笔马良,会为家乡画下什么?是网红打卡墙?特色农产品IP?还是连接城乡的彩虹桥?记住啊,乡村振兴的画笔从来不在神话里,而在每个愿意为家乡停留的人手中。尚勤杰们已经证明:当创意扎根乡土,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改变故事的”马良”。
(小屯村的灯光秀亮起来了,曾经早睡的村庄如今笑语到深夜。这大概就是现代版”神笔”的魔力——画下去的是色彩,点亮的是希望。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