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嘉宾综艺为何频翻车?
最近《我们的宿舍》这档集结16位明星的综艺彻底翻车了,谢娜和何炅两位主持人忙得团团转,却依然挽救不了满屏尴尬。王珞丹和叶童全程像”罚站”一样僵硬,祝绪丹换座位被全网吐槽,观众直呼”窒息”。这不禁让人质疑:谢娜看似在组局活跃气氛,实则是否在”做局”制造混乱?
综艺节目盲目追求人多势众的老毛病又犯了。《奔跑吧》《王牌对王牌》都曾因嘉宾过多而失控,这次《我们的宿舍》更是把16特点格迥异的明星硬塞在一起,场面堪比《甄嬛传》宫斗现场。谢娜作为主持人其中一个,本应掌控全局,却因提前退场导致节目彻底散架,这种”组局不成反做局”的情况值得深思。
谢娜控场能力遭遇严峻考验
细心的观众发现,谢娜在节目中的表现相当耐人寻味。当祝绪丹狂按流程加速键时,是何炅用一句”催流程大家得饿着玩游戏”巧妙化解危机。反观谢娜,不仅没能及时控场,反而提前离场导致局面更加混乱。这种”组局者”变”搅局者”的转变,让她的主持能力再次受到质疑。
心理学研究表明,普通人舒适社交圈上限是5人,超过12人的群体必然分裂成小团体。当叶童这样的社恐型艺人遇上杨迪这种综艺老油条,节目组不做角色分配就强行”组局”,结局只能是两极分化。谢娜作为经验丰富的主持人,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?还是说这种混乱本就是节目组想要的效果?
流量至上的综艺该醒醒了
与其强塞明星搞人海战术,不如学学《高兴再出发》的精准组局。6个快男把荒岛求生玩出电影质感,诚实互动比剧本更抓人。观众早就看腻了明星被迫社交的塑料场面,诚实天然的人际化学反应才是王道。
谢娜这次”看似组局实则做局”的表现,折射出整个综艺行业的浮躁。制作方沉迷于流量思考,以为堆砌明星就能制造话题,却忽略了节目最本质的观赏性。下次策划综艺时,或许真该先做套性格测试再组队,毕竟强扭的瓜不仅不甜,还可能酸倒牙。
综艺节目需要的是诚恳而非套路,是天然而非做作。谢娜和节目组或许该停下来想想:观众真正想看的,到底是明星们尴尬的被迫社交,还是他们诚实有趣的互动?这个难题,值得所有综艺从业者深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