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初中阶段全面进步的重要考核体系,旨在通过多维度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进步,并为高中招生提供依据。下面内容是核心内容梳理:
一、评价维度及标准
杭州市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涵盖下面内容6个方面(主城区标准):
-
道德与素养
- 评定要点:诚信、责任感、集体觉悟、遵纪守法等。
- 关键表现:考试不作弊、无违纪记录、参与公益服务等。
-
劳动与技能
- 评定要点:劳动操作参与度、技能掌握情况(如信息技术、实验操作)。
- 示例:学期劳动积分≥30分可获评“操作之星”。
-
操作与探究
- 评定要点:研究性进修、科学实验、社会操作等。
- 达标途径:参与区级及以上竞赛获奖可获评“探究之星”。
-
交流与合作
- 评定要点:师生关系、同学互评、个人成长报告演讲。
- 关键表现:班级投票得分达标可获评“合作之星”。
-
运动与健壮
- 评定要点:体育成绩、BMI值达标、心理健壮等。
- 达标途径:体育测试合格或参与区级以上体育竞赛。
-
审美与艺术
- 评定要点:艺术课程参与度、特长展示(如音乐、美术)。
- 示例:有校外特长培训或参与艺术展演可获评“才艺之星”。
二、评价等级与结局应用
-
等级划分
- 每项评定结局分为A(杰出)、P(合格)、E(不合格) 三级。
- 主城区升学要求:普通高中需达到3A3P,省级重点高中需3A及以上;余杭临平等非主城区要求稍低(如2A4P)。
-
毕业与升学关联
- 初中毕业:需满足6项中至少4项P等及以上,且操行评语合格。
- 高中招生:省级重点高中要求全部项目合格且至少3A;中等职校需全部合格。
三、评价程序与特色
-
操作流程
- 学生自评 → 同学互评 → 班级评定小组审核 → 学校评定*公示。
- 往届生、独特学生(如身体残疾)可申请免测或调整评价标准。
-
特色机制
- 特长加分:科技、体育、艺术类竞赛获奖可加分。
- 动态调整:部分项目(如实验操作)通过抽测确定A级比例(如30%)。
四、区域差异与最新动态
-
主城区与非主城区差异
- 主城区(如西湖区)要求更严格,非主城区(如余杭)标准略宽松。
- 临安区单独设置创新操作 维度,强调科技发明与社会操作。
-
2025年政策更新
- 主城区新增BMI值达标 和视力保护 作为“健壮之星”评定条件。
- 余杭区实验操作A级测评采用学校自主命题与区级抽测结合模式。
参考资料
如需各区细则或政策原文,可查阅:
- 主城区政策:杭州市教育局文件(、5)
- 临安区标准:《临安区初中学生成长记录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》(、3、7)
- 余杭区实施细节:2020年评价职业通知